期刊
  出版年
  关键词
结果中检索 Open Search
Please wait a minute...
选择: 显示/隐藏图片
1. 两次极端强降水风暴双偏振参量特征对比分析
郭飞燕, 刁秀广, 褚颖佳, 李欣, 陆雪, 张少博
干旱气象    2023, 41 (1): 103-113.   DOI: 10.11755/j.issn.1006-7639(2023)-01-0103
摘要262)   HTML6)    PDF(pc) (49174KB)(773)    收藏

基于济南S波段双偏振多普勒天气雷达(CINRAD/SA-D)探测资料,并结合区域自动气象站以及常规观测资料,对2020年8月5日和6日山东两次极端强降水风暴环境条件进行对比分析,并重点分析莘县王庄集和兖州大安风暴的双偏振参量特征。结果表明:两次极端强降水天气均具有较高的K指数和较大的对流有效位能(Convective Available Potential Energy,CAPE),湿层厚,垂直风切变中等偏弱,但6日强降水低层垂直风切变和相对风暴螺旋度明显偏强。风暴气流结构有明显差异:王庄集和大安风暴分别表现为倾斜上升和气旋性旋转气流结构,前者风暴顶辐散强而后者较弱,从而导致前者风暴顶高度及差分相移率(KDP)柱高度较高。不同高度微物理结构有差异:-10 ℃层高度之上,两者以固态粒子为主,而王庄集风暴含有更加深厚、丰富的霰粒子,-20~-10 ℃层还有一定浓度较小的液态粒子;-10 ℃层高度以下,两者以浓度较高的液态粒子为主,而王庄集风暴含有一定数量的冰相粒子。风暴低层测站周围差分反射率(ZDR)、KDP和相关系数(Correlation Coefficient, CC)大致相当,ZDR适中,粒子大小适中,KDP和CC较大,风暴降水主体液态雨滴浓度较高,含水量丰富,从而产生高强度降水。

图表 | 参考文献 | 相关文章 | 多维度评价
2. 基于CMIP6模式的黄河流域宁夏段未来气温变化预估研究
马阳, 崔洋, 张雯, 李欣
干旱气象    2023, 41 (1): 43-53.   DOI: 10.11755/j.issn.1006-7639(2023)-01-0043
摘要356)   HTML7)    PDF(pc) (2381KB)(827)    收藏

为预估黄河流域宁夏段不同地区未来气候特征及其变化趋势,利用宁夏区内19个国家气象站观测资料和CMIP6(Coupled Model Intercomparison Project 6)模式数据,在检验CMIP6模式对宁夏气温模拟能力的基础上,对不同情景下宁夏引黄灌区、中部干旱带和南部山区未来气温变化进行预估。结果表明:(1)CMIP6大部分模式对黄河流域宁夏段年平均气温模拟能力较好,空间相关系数为0.603~0.930,时间相关系数为0.381~0.782,多模式集合优于单个模式模拟效果。(2)在SSP1-2.6、SSP2-4.5、SSP3-7.0、SSP5-8.5 4种情景下,预计2021—2099年黄河流域宁夏段年平均气温均呈明显增温趋势,增温速率为0.09~0.68 ℃·(10 a)-1。不同情景下增温速率差异明显,SSP1-2.6情景下呈减小趋势,SSP2-4.5情景下先增后减,SSP3-7.0情景下呈“增大、减小、增大”特征,SSP5-8.5情景下呈增大趋势。(3)预计4种情景下21世纪30年代引黄灌区、中部干旱带和南部山区年平均气温分别达10.91~11.29、9.48~9.87、7.47~7.84 ℃,21世纪60年代分别达11.46~13.21、10.00~11.75、7.97~9.66 ℃。

图表 | 参考文献 | 相关文章 | 多维度评价
3. 西北地区东部春夏季旱涝转换环流特征及其与大西洋海温的关系
张雯, 马阳, 王素艳, 王岱, 李欣
干旱气象    2023, 41 (1): 14-24.   DOI: 10.11755/j.issn.1006-7639(2023)-01-0014
摘要424)   HTML24)    PDF(pc) (13159KB)(812)    收藏

随着全球变暖,旱涝异常的强度和频率不断增加,为增进对旱涝异常转换事件的认识,提高西北地区东部降水预测水平,利用19792020年我国西北地区东部逐月降水、海表温度(Sea Surface Temperature, SST)数据以及NCEP/NCAR环流再分析资料,通过建立旱涝转换指数,对西北地区东部春、夏季旱涝转换环流特征进行分析,并围绕大西洋SST异常对其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探讨。结果表明:西北地区东部旱转涝年,春季极涡偏弱,乌拉尔山阻塞高压偏强,东亚大槽偏深,西北地区东部受西北干冷气流控制,降水易偏少;夏季上游低值系统活跃,南亚高压偏强,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强、偏西,西北地区东部受副热带高压和上游低槽系统共同影响,且有暖湿气流,降水易偏多,涝转旱年情况相反。上年冬季至当年夏季,大西洋类“三极子”型的SST异常是造成季节间降水明显差异的关键因子,旱转涝年春季大西洋类“三极子”负位相的SST状态激发出一支纬向型遥相关波列,经欧洲中西部、巴尔喀什湖地区东传至我国东北至日本海一带,此时中高纬环流形势有利于西北地区东部降水偏少;夏季SST异常激发的波列强度减弱、位置西移,中高纬关键环流系统的强度和位置较春季明显调整,转为有利于研究区降水偏多的环流形势,涝转旱年相反。

图表 | 参考文献 | 相关文章 | 多维度评价
4. 基于CMIP6的福建省极端气温预估
陈笑晨, 唐振飞, 陈锡宽, 郑潮宇, 李欣欣, 杨婷
干旱气象    2022, 40 (3): 415-423.   DOI: 10.11755/j.issn.1006-7639(2022)-03-0415
摘要462)   HTML19)    PDF(pc) (16587KB)(1406)    收藏

基于第六阶段耦合模式比较计划(Coupled Model Intercomparison Project Phase 6, CMIP6)模 拟数据和高分辨率逐日格点观测数据,分别采用分位数映射法和泰勒图对福建省极端气温指数模 拟值进行订正和评估,发现在历史参照期(1991—2010年)订正后的各极端气温指数模拟值与观测值更加接近。在此基础上,分析了SSP2-4.5和SSP5-8.5情景下福建省21世纪近期(2021—2040年)、中期(2051—2070年)和末期(2081—2100年)订正后的极端气温指数相对于历史参照期的时空变化特征。从时间变化来看,21世纪各时期,全省平均极端气温指数呈现升高趋势,且随着时间推移增幅不断加大。从空间变化来看,极端最高气温TXx呈现西北内陆增幅大、东南沿海增幅小的趋势,极端最低气温TNn空间分布与TXx类似,增幅略小,夏季日数Su增量在福建西南部为大值区,暖昼日数TX90p在福建东南部增幅最大。采用广义极值(generalized extreme value, GEV)分布研究了TXx重现期变化,发现SSP2-4.5情景下,21世纪3个时期增温较为匀速,而SSP5-8.5情景下增温呈加速趋势。在SSP5-8.5情景下,历史参照期20 a一遇的极端最高气温在21世纪末期每年都可能发生。

图表 | 参考文献 | 相关文章 | 多维度评价
5. 赤道太平洋海温异常对宁夏7月降水的影响
张雯, 马阳, 李欣, 郑广芬, 王素艳, 黄莹
干旱气象    2020, 38 (4): 543-551.  
摘要281)      PDF(pc) (3113KB)(1458)    收藏
基于1981—2018年宁夏7月降水资料、NCEP/NCAR再分析资料及ERSSTv5海温资料,分析宁夏7月降水变化规律及其成因,探讨赤道太平洋海温异常对降水的影响。结果表明:(1)7月降水以年际变化为主,2000年之后降水的极端性和异常性增强。(2)7月中高纬500 hPa位势高度距平呈“西低东高”分布型,其中,巴尔喀什湖为负高度距平,中国华北、东北至日本海为正高度距平。低纬孟加拉湾—南海附近低值系统活跃,同时配合700 hPa来自西北太平洋异常偏南风的水汽输送,造成宁夏7月降水异常偏多。(3)21世纪以来赤道太平洋海温对宁夏7月降水的指示意义增强,特别是在ENSO衰减位相的冬末春初,当前期赤道太平洋呈“西暖中冷”(“西冷中暖”)的偶极型分布时,7月副热带西太平洋异常气旋(反气旋)对水汽的输送起到重要作用,配合500 hPa “西低东高”(“西高东低”)的异常形势,使得宁夏7月降水更容易表现出异常偏多(偏少),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中部型ENSO事件对宁夏降水的影响。

相关文章 | 多维度评价
6. 宁夏冬季采暖期对气候变暖的响应
王素艳,郑广芬,杨建玲,李欣,张智,张红英,周翠芳,董国庆
干旱气象    DOI: 10.11755/j.issn.1006-7639(2016)-02-0335
7. 不同分布型ElNio事件次年宁夏春季降水的差异
李欣,王素艳,郑广芬,丁小谨,周虎,杨建玲
干旱气象    DOI: 10.11755/j.issn.1006-7639(2016)-02-0290
9. 21世纪以来宁夏冬季气温异常及500hPa环流特征
王素艳,李欣,郑广芬,杨建玲,杨云,张冰,董国庆
干旱气象    DOI: 10.11755/j.issn.1006-7639(2014)-04-0569
11. 宁夏7 月严重干旱事件的成因分析
郑广芬,冯建民,马宏永,姚宗国,王素艳,杨建玲,李欣
干旱气象    2012, 30 (3): 332-338.  
摘要1622)      PDF(pc) (2959KB)(1554)    收藏

利用近50 a 宁夏20 个主要气象站降水序列、大气环流特征量、NCEP 再分析的高度场、风场、海温等资料,研究了宁夏7 月干旱事件的时空分布规律及相对冷、暖背景下严重干旱事件的大气环流异常的特点、干旱事件与海温异常的联系。结果表明: 近50 a 来,宁夏干旱事件发生的概率北部多于南部; 2000 年以来,发生干旱的几率增加。冷干年,虽具备降水的动力条件,但南支气流明显偏弱,水汽条件缺乏; 此外, 200 hPa 强盛的青藏高压,造成河套地区天气晴好; 暖干年, 500 hPa 高度场上蒙古国及我国河套一带暖性高压脊的存在,及700 hPa、200 hPa 风场上青藏高原东北侧的反气旋环流、河套地区偏东风和偏北风,造成宁夏冷空气活动偏弱,水汽条件缺乏。厄尔尼诺事件及热带印度洋海水的偏暖,影响大气环流异常,造成水汽输送偏南,冷空气强度偏弱,且位置偏北,进而造成河套一带形成干旱的可能性较大。
 

参考文献 | 相关文章 | 多维度评价
12. 宁夏夏季降水集中程度与旱涝关系的研究
纳丽,李欣,朱晓炜
干旱气象    2012, 30 (2): 215-219.  
摘要1161)      PDF(pc) (689KB)(823)    收藏

利用宁夏主要气象台站1961 ~ 2010 年逐侯降水量序列资料,研究了表征降水量时间分配特征的降水集中度( PCD) 、集中期( PCP) 与表征旱涝程度的Z 指数之间的关系,结果表明: 宁夏夏季各地降水PCP 基本出现在7 月4 ~ 5 候,PCD 空间分布特征明显,自北向南逐渐减小,北部一年中最大降水出现的时间变率大,且出现极端降水的可能性比中南部要大; 近50 a 全区夏季PCD 与PCP 整体呈微弱的下降趋势,但2000 年代增大,PCP 变幅加大; 夏季PCP 和PCD 显著正相关,PCP 出现得越晚,PCD 集中度越高; 宁夏夏季干旱Z 指数在1960 年代到1980 年代中期变幅较大,易出现大旱大涝,1980 年代中期以后变幅明显减小,尤其是1980 年代中后期以及1997 年以后的绝大部分年份为正常;夏季降水PCD 对干旱有显著的影响,降水PCD 高,雨涝发生的概率越大,降水集中度低,干旱发生的概率大; 主汛期7 ~ 8 月副高的位置对宁夏旱涝有一定影响,偏旱年份副高易偏南,偏涝年份易偏北。

参考文献 | 相关文章 | 多维度评价